萬維網 WWW 是什麼 ? 1989年誕生的現代互聯網基礎之一

萬維網 WWW(英語:World Wide Web),也稱為Web或全球資訊網,是一個透過網際網路存取的,由許多互相連結的超文字組成的資訊系統。它讓我們可以在電腦、手機或其他裝置上,使用瀏覽器來查看、分享和互動各種多媒體內容,例如文字、圖片、影片、音樂等。WWW是在1989年網路 普及 年代,時候由一位英國科學家 Tim Berners-Lee 發明,他想出了一個方便科學家們交流資料和文件的系統。他在1990年開發了第一個網頁瀏覽器和伺服器,並在1991年向公眾開放了萬維網。從那時起,萬維網就迅速成長,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了重要的網 路 發明。

萬維網 WWW 的前世今生

其實,WWW的最初構想早在1980年的時候已經出現,那時的概念是建立一個類似Wikipedia 般的系統數據庫。在1990年的聖誕節,第一個網頁瀏覽器和第一個網頁伺服器出現。而當時早期流行的網頁瀏覽器是Unix和X Windows系統上的ViolaWWW。而在1994年10月的時候,萬維網聯盟(W3C)在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實驗室成立。

 萬維網 WWW 是什麼 ? 1989年誕生的現代互聯網基礎之一 是什麼 ? 1989年誕生的現代互聯網基礎之一

萬維網 WWW 的原理

要理解萬維網 WWW 的工作原理,我們需要了解它的三項關鍵技術:

  • 統一資源標誌符(URI):這是一種唯一識別和定位萬維網上資源的方式,例如https://www.wikipedia.org/就是一個URI。
  • 超文件標示語言(HTML):這是一種用來描述和結構化網頁內容的標記語言,例如什麼是萬維網?就是一個HTML標籤。
  • 超文字傳輸協定(HTTP):這是一種用來在客戶端(如瀏覽器)和伺服端(如網站)之間傳送資料的規則和格式,例如GET /index.html HTTP/1.1就是一個HTTP請求。

當我們在瀏覽器中輸入或點擊一個URI時,我們就發出了一個HTTP請求,要求伺服端將對應的HTML文件傳回給我們。然後,我們的瀏覽器就會解析和渲染HTML文件,並顯示出我們看到的網頁。如果HTML文件中包含了其他資源的URI,例如圖片或影片,我們的瀏覽器就會再發出更多的HTTP請求,直到把所有需要的資源都下載完畢。

除了HTML之外,萬維網還有其他標準和技術,例如層式樣式表(CSS)、JavaScript、XML、JSON等,它們都可以增強和豐富我們的網頁體驗。

萬維網 WWW 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萬維網互聯網的發展呈現出以下幾個趨勢:

  • 移動化: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用戶通過移動設備上網,而不是傳統的桌面電腦或筆記本電腦。根據統計,2019年全球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達到了48.8億,佔互聯網用戶的63.4%。這意味著萬維網的設計和開發需要適應不同的屏幕尺寸、操作系統、觸控交互等特點,以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 社交化:社交媒體平台,如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等,已成為萬維網上最受歡迎的應用之一。它們不僅提供了用戶之間的溝通和分享功能,也成為了資訊的重要來源和傳播渠道。根據統計,2019年全球社交媒體用戶數達到了34.4億,佔互聯網用戶的45.1%。這意味著萬維網需要支持更多的社交功能和服務,以滿足用戶的需求和偏好。
  • 智能化: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技術在萬維網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例如搜索引擎、推薦系統、語音助手、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這些技術可以幫助用戶更快更準確地找到所需的資訊和服務,也可以提供更個性化和智能化的內容和互動。根據預測,2025年全球AI市場規模將達到2670億美元,其中萬維網相關領域將佔有重要份額。

AI時代內容推介:

2023年,AI未消滅人類,元宇宙要被消滅?

TechApple.com 編輯部

堅持製作專業科技內容,全員擁有多種不同技術知識的特異科技媒體團隊。 電郵:editor@techapple.com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