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變今期焦點專題與活動

遊戲機 CPU 談 (四):淺談遊戲的進化,從磁帶、ROM 卡閘到 CD ROM 面世

跟大家談遊戲雲端服務化發現有不少反響,這次的【遊戲機 CPU 談】探討一個對於遊戲機、電腦都相當關鍵的問題:記憶媒體。如果你分析 FC 遊戲檔 (ROM) ,會發現經典的 Super Mario 只有 36kb ,與現在以 GB 計算的遊戲有天淵之別。

除了容量之外,遊戲媒介的轉換又有著什麼考量?TechApple 這就就從最「古老」的技術講起!

「一主機一遊戲」年代:OnBoard Memory

談電腦的歷史往往可以追溯上百年,對於這次的話題來說有點遠,我們由近代個人電腦作為起步點吧!第一台個人電腦 MITS Altair 8800 大家知道它的容量是多少,答案是:它在底板上內置 256bytes( 1024 字元)的空間,但當時要運行 BASIC 需要 4096 字元,也就是需要額外購買記憶體「底板」(Memory Board),順帶一提它的開發者包括微軟的創辨人 Bill Gates ,當時儲存少量的資料亦需要用大量物理空間,相當不划算。

的第一代的遊戲機 Pong 、任天堂 Color TV Game 系列等等都把遊戲內置在晶片組內,這是第一世代的電子遊戲,但的確並非現在遊戲機(Game Console) 概念。

任天堂 Color TV Game(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磁性儲存 與 ROM 卡閘的年代

直到 1977 年發佈的革命性產品 Apple II 以磁帶 (Cassette Tape ,又是我們印象中的錄音帶)作為儲存媒體,當時推出了為數不多的磁帶遊戲,當中有 Apple 自家開發的 Startrek 、Starwar 和超過 100 款其他開發者的產品;在短短一年 Apple 推出 DISK II 後就開始轉換到磁碟年代。最初使用的是 5.25 吋磁碟只有 160kb,直到後期的 Apple II 支援 3.5 吋磁碟,數據量可達 800kb 。

但磁帶並沒有在遊戲機上面大流行,反而是我們熟悉的 ROM 卡閘(遊戲卡帶),它首次在 1976 年的遊戲機 Fairchild Channel F 上採用,隨後 雅達利2600 亦採用 ROM 卡帶儲存遊戲。相對於可以讀寫的磁碟/光學媒體, ROM 卡閘有著唯讀特性,讀取速度比較快,可以降低軟件對記憶體的需求,亦可以隨著需求定制容量,同時它不像磁碟、CD 一般容易損壞。

這些都是 Apple II 的遊戲 (圖片來源:http://www.classiccmp.org/)

同年代同時支援 ROM 卡閘和磁碟的例子有 Nintendo 經典產品紅白機 Family Computer ,它於 1983 年面世的時侯只支援 ROM 卡閘,但考慮到 ROM 卡閘的高成本與容量限制,他們於 1986 年推出 FC 磁碟機 Nintendo Family Computer Disk System 以重新抄寫的方式,減低硬件成本,同時推出一系列磁碟遊戲,而作為首發遊戲之一的 《薩爾達傳說》The Legend of Zelda 在當年是 128kb  容量的超級大作!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在日本各地的遊戲店安裝 Famicom Disk Writer Kiosks 系統,容量玩家以 500 日元的價錢抄寫遊戲到磁碟上(相對於當時 2600~4500 日元的卡帶遊戲便宜很多),它可以說是第一代自助遊戲購入平台。

FC 磁碟機(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盜版、讀取時間等因素宣告了磁碟的死亡

既然磁碟成本、價錢都比起卡閘更低,為什麼沒有沿用於之後的超級任天堂 (SFC)呢?因為 FC 磁碟機出現太多問題了。之前提到 ROM 卡閘的優點是可以快速讀取,而磁碟遊戲免不了有讀取時間,在當年是相當難以接受的一個缺憾;同時磁碟造價比較便宜的同時,亦容易出現盜版,雖然 Nintendo 在磁碟設計上做手腳,但以物理方式模仿實在太容易(當年雜誌上甚至有改裝教學),令盜版抄寫遊戲在市場上流通。

同時,老一輩玩家應該記得「Game Doctor」(超任博士前身),它是以磁碟讀取 FC 遊戲的一個插件,亦流行於香港、台灣、大陸,因部份人用於遊玩盜版遊戲,令遊戲商蒙受不少損失,即使它不同於 FDS 的制式:它每一片磁碟只有 1Mbit ,一款遊戲需要 6 張磁碟,亦需要更長時間去讀取數據,但仍然大受歡迎。

而在 FDS 面世之後, ROM 卡閘技術仍然不斷進步,第一款 128kb 遊戲《魔界村》在 1987 年底面世,隨後亦在 ROM 上加入了電池儲存系統,克服種種困難;因為 FDS 系統由 Nintendo 開發,當時遊戲廠商如果需要推出磁碟遊戲,將要授權有一半的專利權給 Nintendo ,這亦令不少開發商卻步。

有趣的是 Famicom Disk Writer Kiosks 一直運行到 2003 年,在 1999 年 Nintendo 也推出了一款為 N64 而設的磁碟機  N64 Disk Drive ,可惜當年已經是光碟的世代,那時侯 N64 DD 只有 10 款軟件在市場上面世,亦沒有在日本以外的市場推出。

FD 磁碟 Kiosk ,只限在日本推出(圖片來源:http://unrealitymag.com/)

磁碟遊戲的終結,意味著光碟就是贏家了嗎?下一頁為你介紹幾款失敗的「光碟遊戲機」。

TechApple.com 編輯部

堅持製作專業科技內容,全員擁有多種不同技術知識的特異科技媒體團隊。 電郵:editor@techapple.com

× Whatsapp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