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技巧及知識專題與活動

極光真的如此漂亮?攝影師以科學告訴你真相

在許多人的人生願望清單上,都寫著「最少看一次極光」這一項。但近日有專家表示,在照片上神秘又魔幻的極光,原來與我們肉眼看到的極光並不一樣?就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根據 Ekant Veer,一名新西蘭的攝影師,的說法,儘管我們平日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極光色彩繽粉,但從我們的肉眼中看到的極光並沒有那麼多姿多彩,而是偏向於黑白。而要解釋這個現象,就要有最基本的生物學開始解釋。

人類眼睛的構造

人類的眼睛由兩個主要的感光細胞組成-感光細胞是負責從視野範圍內接收光線,至透過視覺系統對這些信號信息進行處理,令我們「看」得到周遭的世界-第一種名為視錐細胞,主要負責顏色識別,並且在相對較亮的光照下更能發揮作用,對於細節和顏色方面非常棒,但在黑暗的情況下卻是沒有用的。另一種感光細胞是視桿細胞,主要用於夜視力及並作為外圍視力的支持。它們能夠處理更多的光,但是不能很好地處理顏色和細節。

所以在黑暗中,我們傾向於運用視桿細胞看待東西,而畫面多數會以單色/黑白呈現。

視桿細胞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激活」。換句話來說,當你從一個光亮的房間走進一個黑暗的房間時,眼睛需要一段時間調整和適應。起初,你可能看不到任何東西,但在10或15分鐘之後,你的眼睛就會適應黑暗,使你可以看清黑暗中的物件。然而,一旦明亮的東西在你的眼睛(如火炬,甚至是手機屏幕)前出現,這些視桿細胞將會關閉,而視錐細胞會重新接管。你必須等待10-15分鐘左右才能夠讓你的視桿細胞重新激活。

這對於看極光有什麼意義?

為什麼人類的眼睛構造對於看極光來看這麼重要?

對於初學者來說,除非你在一個很明亮的地方觀看極光,否則看到彩色極光的的可能性是相當渺小的。在黑暗中,你看到的極光影像,是由你的視桿細胞所接收。你可能會看到一些微弱的光線,但不是像在社交平台上的照片那樣,充滿活力,明亮的顏色。

其次,如果你使用手電筒或不斷地看著你的手機,你不太可能讓你的眼睛適應黑暗。天文學和極光發現尤其需要耐心。

如果看極光的你們確實需要光,那麼你可以用一個紅色的火炬燈。它對眼睛的影響遠遠不及明亮的白光,令視桿細胞更容易適應黑暗。

肉眼看到的極光是怎樣的?

當你在黑暗中停留一段時間後,你可以看到極光的結構,光線和運動,但極光並不是像照片上一樣色彩鮮艷的。你會看到一些微弱的彩色光線,那就是人肉眼所看到的極光。

但人們可以透過數碼單反相機和三腳架,可以獲得更多的光線的信息。Ekant Veer 表示當他到達一個不錯的地方,他通常都會設置好相機,並進行快速測試,並使用它來捕捉極光的出現。

但即使沒有看到顏色,人們也可以單憑肉眼,看到極光的運動。

由相機拍攝出來的極光色彩鮮艷。
肉眼看到的極光應該偏向黑白。

結論

Ekant Veer 亦補充,如果在靠近兩極的地方觀看極光,你看到的極光雖然離你很遠,但你能夠看到更多的顏色。如果你在遠離極點的地方觀看極光,那麼你最有可能得到的是一些有顏色的光線來回跳動,但不像在照片中看到那樣色彩明亮。

看到 Ekant Veer 的解釋後,不知道會不會有人把「最少看一次極光」這一項將願望清單中劃去。小編雖然未看過極光,但仍然希望將來能夠親眼確認他的說法。但大家在出發之前,記得確保你對於看極光的期望是準確的。

 

資料來源:petapixel.com

 

TechApple.com 編輯部

堅持製作專業科技內容,全員擁有多種不同技術知識的特異科技媒體團隊。 電郵:editor@techapple.com

× Whatsapp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