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花錢買主機的「終極型態」:淺談遊戲雲端服務化
在遊戲機 CPU 談我們提到過去經典的紅白機、Gameboy 、GameGear 、甚至 PS、SS 都是上一世代孩子夢寐以求的產品,但在遊戲機的終極型態,可能就沒有主機了,原因是 Playstaion Now 等串流遊戲的面世。
今時今日網絡盛行,除了音樂串流服務化(例如 Spotify 、Apple Music 等)可以成真,亦有機會達成「遊戲串流服務化」,甚至去除主機限制!Sony 、日本樂天、NVIDIA 都正走著這樣的路。TechApple 編輯部也來舉出一些數據,跟大家探討下電子遊戲的路向。
PlayStation Now 、SteamOS 、NVIDIA 串流遊戲打破主機界限
要談「遊戲服務化」,我們先從流行的「音樂服務化」談起。以往我們要聽正版音樂,可以從正規途徑下載(例如 iTune Store) 或是購入 CD ,然而兩種方式都產品資料庫管理問題,令 Spotify 、KKBox 、Apple Music 出現,付一個月費任意收聽,亦可以選擇下載離線收聽;同時影片有 Netflix 、LeTV 、HMVOD 等等面世,這些都是以串流服務取代購買產品的例子。
而「遊戲服務化」就是利用串流玩雲端遊戲,於 2014 年 CES 公開的 Playstation Now 正是這樣的服務,用家可以在 BRAVIA電視 、PlayStation 4 、PlayStation Vita 或是 PlayStation Vita TV 以月費或購買形式體驗到 PS3 遊戲,其後把功能推廣至 Samsung 電視與 Microsoft Windows ,早前亦公佈在 2017 年起將會支援 PS4 遊戲,換句話說將來亦可以在 PC 上運行部份的 PS4 遊戲。
另一個串流遊戲的例子是 SteamOS 串流系統,它早於 2013 年發佈,當時已經可以透過同一網域資料傳輸,在 MacOS 電腦上玩到 Windows 遊戲,雖然它的最低條件是在家中有一台 SteamMachine (也就是實際運行遊戲的主機),而真正的「雲端遊戲主機」由 NVIDIA 推出的 GeForce Now 實現,花每個月 $7.99 美金可以在 Shield 上玩到串流遊戲,支援的包括 Tomb Raider: Legend、Street Fighter IV 、Batman: Arkham Asylum 等大作。
串流遊戲的一個優勢是不需要花時間下載遊戲(除了 SteamOS 還是需要下載一次到家用主機上),當用家希望試玩新遊戲時亦不需要下載「試用版」,只要在服務提供終端設定一個閘口就好(和網上電影可以試看頭幾分鐘相同的概念),用家更不需要花時間管理主機、資料庫、存檔等等,更棒的是可以打破主機限制:因為運行遊戲的是遠端的主機,遊戲操作端未必需要強大的 GPU 作 3D 浮點運算、不需要大容量硬碟存儲遊戲檔案、不需要升級主機迎合新遊戲要求,用家只需要交月費保持連網速度就可以了。
不需要下載 App 的遊戲:從 FlashGame 、Travian 到日本樂天
我們亦留意到樂天 Rakuten Games 提倡「不需要下載 App」就可以玩遊戲,在他們的網站中可以體驗到 Pac-Run 、泡泡龍、數獨、宇宙侵略者等等的簡單遊戲,他們採用 HTML5 技術實行。技術上玩家是用一個很短的時間下載完遊戲環境,然後透過瀏覽器玩遊戲,運算的仍然是裝置本身,並不歸類似「雲端遊戲」,但它有著一個相當棒的特點-跨平台。
無論你在手機、平板還是電腦登入 Rakuten Games (香港、台灣用家需要 VPN ,有地區限定),你都會得到同樣的遊戲體驗,帳號亦可以共通,這是強調沒有綁定主機的遊戲概念;同樣 HTML 5 遊戲的例子有 Facebook Messager ,它內置一些遊戲可以與朋友分數對決,無須下載 Apps 就能完整體驗。
這一類「免下載程式」的網絡遊戲並非新鮮事,在 90 年代末開始流行的 FlashGame 造就了 newgrounds.com、尼奧寵物世界的成功,而當年大家在學校偷偷玩的 Travian 亦因為不需要下載就可以玩,也紅了一段時間(順帶一提, Travian 已經發展到 5.0 版本),甚至翻譯成 41 種不同的文字。
不難發現這類遊戲的限制相當大,因為限於網速與流量,暫時要推出具備 3D 圖像的 HTML5 遊戲是不現實的,亦受限於主機的處理能力,與下載 Apps 相比沒什麼大優勢,要說的就是可以「隨時玩」,但在遊戲之前也要完成載入 HTML5 的過程啊!
但對於廠商來說,使用 HTML5 平台的優勢是容易對遊戲作更新,更新也更易推送到用家,在 Flash 被 Apple 與 Google 放棄之後,HTML5 是最泛用的網頁互動方式,同時彈性極大,造就了「去 App 化」、「去平台差異化」的想法。
如果主機消失了,那麼 Sony 、Microsoft 或是任天堂的遊戲機不就賣不出了嗎?
點下頁看更多關於雲端遊戲與雲端運算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