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焦點初創企業專題與活動

Foodbulous 靠朋友搵食:以社交減少餐廳「中伏」經驗

每當外出吃飯,沒有想到吃什麼的時侯第一時間想起什麼? 應該是「搵食」網站的一個開飯網站吧?但作為一個巨頭也不是全無缺點,有時相信食評仍然會「中伏」。香港的一個新 App: Foodbulous 就正正看中這個痛點,希望靠社交去減少中伏機會。

這次 TechApple 請來了 Foodbulous 團隊跟我們分享搵食平台的營運與成長。

靠朋友減少「中伏」:結合社群與飲食「Foodbulous」

Foodbulous 是 “Food” 同 “Fabulous” 的結合,希望透過此程式推介美食。眼看現有食物平台的食評不可靠,容易“中伏”,從而希望建立更可信的平台分享用餐經驗。此外,想要分享美食給身邊的朋友,但隨著用餐經驗增加,單憑口講難以印象深刻,有了這平台便可以輕易緊貼朋友的飲食動態。

用戶可以組織自己曾經在哪裏用餐,然後在 Foodbulous 分享給朋友。例如食家 A 在深水埗嘗過不少餐廳的美食,當朋友想了解深水埗哪裏有美食時,便可以直接把食家 A 的連結分享給朋友,節省了不少時間。

另外是社交的功能,Foodbulous 著重朋友的元素,包括朋友的用餐經驗及食評,然後透過推送通知輕易帶給其他用戶。例如食家 B 在荃灣某餐廳的用餐經驗不理想,朋友可以互相緊貼飲食上的最新動態。

Foodbulous 的另一功能是透過平台探索不同主題的餐廳,例如情人節的時候,情侶們或朋友們可以查看不同食評的情人節推介。

團隊理念:公信力、誠意推介為先!朋友比「星級食家」更可信

團隊表示在尋找餐廳時,有時或許不想上網看食評,選擇相信朋友的眼光。在 Foodbulous 便可以找到,因爲它會把朋友的食評放前,那用家就可以了解朋友的推介選擇,從而減少“中伏”機會。沒有計劃到哪裏用餐,便可以在 Foodbulous 這平台上留意朋友們的用餐經驗和他們喜愛的餐廳和美食,然後到那些地方體驗他們的口味。

Foodbulous 的理念透過“以朋友優先”達到公信力,“Follow”食家以成爲朋友,了解朋友的用餐狀況及享用的美食,一切動態呈現在用戶眼前。相比星級食家及米芝蓮,朋友更爲可靠。

他們強調 Foodbulous 有別於現有平台,讚好或一個「笑哈哈」未必能完全表達用戶對事情的感覺,Foodbulous 有“誠意推介”的按鈕,用戶在推薦前會考慮到一旦按下便會直接推介給朋友,存在一定的責任。在這平台上,有了“誠意推介”及正面的食評,作爲朋友,用戶會信任食家的飲食經驗。

就像社交應用,每一個人都可以去 Follow 朋友收藏的餐廳與食評。

平台挑戰:收集香港 30,000 家餐廳資訊

在訪談中, Foodbulous 談到不少用戶稱無法尋找食評提及的餐廳。的確,Foodbulous 所提供的餐廳難以覆蓋全香港 3 萬多家餐廳,加上要收集餐廳的基本資料,例如聯絡電話、地址等,更要附上相片,有一定的難度。面對如此困難,Foodbulous 需要不斷計劃如何納入更多餐廳的資訊,期望減低用戶遇到的問題。

此外,爲了吸引更多用戶,Foodbulous 因為強調「社群」所以相當依靠 「Share 分享」功能,他們在 App 與其他網絡社群中下功夫,例如使分享的貼文可以附帶短句及相片(而不是單單一個網址),在介面、體驗上面強化他們強化的動機,希望 Foodbulous 資訊可以越傳越廣。

而他們亦有作一些搜尋引擎優化 (SEO) 與社交媒體的工作,希望有更多人認識這個平台。

除了一般食家之外,亦開始有 Blogger 在這個平台上分享資訊。

未來改進:將增加留言功能 強調不會滅聲

在 Foodbulous 的平台上,用戶能了解朋友飲食上的喜好,但當一人有興趣到某餐廳用餐時又不肯定其他朋友有否興趣,平台便會收集朋友間的喜好,然後提供資訊。希望用戶享受 Foodbulous 帶來的互動功能,把邀約用餐的動機促進成行爲。Foodbulous 更希望日後嘗試 O2O 的概念,為用戶提供飲食優惠。

在現有的功能上,用戶無法在動態消息上留言,只能讚好食評及推介給朋友,因此希望能推出留言功能,繼而收集更多意見。他們表示,現有平台上食家想要在不同平台上評價劣質餐廳,有機會不被審批,在 Foodbulous 的平台上不會「滅聲」,除了有美食好推介,更會提供「中伏」小貼士去平衡報導,原因是他們認為「避險」也是一種實用資訊哩。

Foodbulous 團隊(左至右)手機程式開發員 Jimmy 、系統分析員 Kim、手機程式開發員Koman、Ben 與 UI/UX設計師 Cindy。

TechApple 編輯部:打造理想的「食評」平台 Foodbulous

飲食是一個相當大的市場,而飲食 Startup 與服務在近年亦百花齊放。例如推出 POS 系統的 Eats365、排隊系統的 FoodGulu 、預約系統的 FeedMe Guru ,以及今次訪問中以食評與推薦主導的 Foodbulous 。無疑他們是挑戰市場上的一個巨頭,是因為他們找到現有的「痛點」,所以才希望打造一個附合自己理念的平台。

在資訊比較少的情況之下,需要更新 30,000 家香港餐廳的資訊與維持資料庫有效的確困難,但他們明顯的說出自己的理念在於社群中,他們於將來的目標亦希望強化朋友間的飲食推薦,這方面是有效做到差異化,亦是他們的一個大賣點。

究竟將來的發展將如何?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想知道更多關於 Foodbulous 的動態可以到他們的 Facebook Page 參考與贊好。

TechApple.com 編輯部

堅持製作專業科技內容,全員擁有多種不同技術知識的特異科技媒體團隊。 電郵:editor@techapple.com

× Whatsapp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