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不可不知的東南亞 eCommerce 電子商貿趨勢
中國現時在東南亞地區不停地擴充自己在電子商貿方面的勢力,特別是阿里巴巴。馬雲與他的團隊看準東南亞地區的發展,捷足先登收購了當地領先商務市場的Lazada,獲得了10億美元。是次的收購阿里巴巴將能影響到整個東南亞廣告,物流等的市場。
2016 年回顧
就算沒有Lazada 收購一事,今年電子商貿市場仍然多姿多彩。例如Fast fashion 行業 Zalora 最後賣給泰國的一個集團。
Singpost 經過失去CEO, COO, CFO 之後,令Singpost 與阿里巴巴進行第三次的交易,直到10月例閉。
在整個東南亞地區來說,B2C 遇上非常多的問題。新加坡的本土播放器RedMart 被Lazada 收購。同一時間,Ascend 集團的iTruemart 在幾個月之後在菲律賓關閉。
而來自日本的樂天亦都退出了東南亞市場; Moxy 亦與印尼的Bilna 進行合併成為了Orami。
總括而言,引用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所言,2016年只是頭盤,2017 年才是主菜,電子商貿的主戰場。以下我們看看Southeast Asian eCommerce 的趨勢吧!
中國的巨人阿里巴巴變得更加活躍
7年前中國推出淘寶合作夥伴計劃,透過利用天貓等的合作夥伴提供電子商貿等的活動亦令他們成長為中國最大的電子商貿平台之一。而阿里巴巴亦即將推出類似的計劃,為整個東南亞地區市場創造大量機會並進一步增長至2,300億美元的為東南亞電子商貿市場的機會。
阿里巴巴的Cainiao Network
阿里巴巴的Cainiao Network 是一個開放的平台並匯集了不同的供應商。阿里巴巴現時已經開始引進支付寶等科技於東南亞市場,東南亞市場的物流生態系統也隨之而來。所以 Cainiao Network 在東南亞市場上的推出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Google 與Facebook 新的威脅
隨著現時的產品搜索慢慢地脫離搜索引擎,並直接到電子商貿的網站進行搜索,阿里巴巴等的電子商貿網站積極地在互聯網上賣廣告。就好像中國,阿里巴巴為了防止用戶在百度搜索其產品,早在2009 年的時候已經禁止了百度對阿里巴巴的網頁進行搜引。預計這埸戰爭在2017 年的時候都會在東南亞開始。現時阿里巴巴推出了類似Google Adword 的服務平台Alimama 。
支付寶即將推動 Online Payment 的整合
對於任何貿易來說付費方式(Payment Gateway)亦是相當重要吧?現時東南亞的電子交易有超過 75% 是採用 Cash on Delivery (貨到付款)的方式收費,原因是他們欠缺一個電子的付費渠道。我們都知道 Apple Pay 、Paypal 、Line Pay 可以作為一個電子付費方式,但他們的共通點都是與信用卡掛勾,對於東南亞民眾來說並非最佳選擇。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已經進入這個市場,而他的對手有來自泰國的 Omise 與印尼的 Doku,但作為一個巨頭,支付寶還是有巨大優勢。
由 ECommerce 1.0 到 eCommerce 2.0有傳聞 Amazon 將會於 2017 年初進軍新加坡,而亦有說東南亞的電子商貿會由 ECommerce 1.0 轉化到 eCommerce 2.0 ,當中最關鍵的不同之處是並非重視在 Mass (廣大)的市場,而是更在價錢、定位更精準去面對消費者。就像雅嘉達的一個 Startup Sales Stock ,他們以訊息的方式進行行銷,亦得到巨大的成功,即使越來越多關於 eCommerce 的 Chatbot 開始出現了。
阿里巴巴 、Amazon 的對手將是受害者
2016 年在東南亞的 eCommerce 世界中發生過不少事,例如:
-Zalora 泰國與越南部份賣了給泰國的零售集團 Central Group
-Cdiscount 被泰國巨頭 Charoen Sirivadhanabhakdi’s TCC Group 收購
- 日本公司 Rakuten 關閉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業務
在阿里巴巴與 Amazon 進入市場之後,犧牲者只會越來越多,亦有可能進行 B2C 的 Wemall 與 C2C 的 Weloveshopping 亦在受影響之列。
品牌開始經營自頻道/進行多頻道網上營銷
對於大品牌來說,在 Lazada 、MatahariMall 或是 11 Street 都很方便,可以在短時間製作出自己的網上銷售渠道,在以 2016 很多大品牌例如 L’Oréal 或是 Unilever 都在上面設立自己的網站,但接下來他們將會開設自己的網站,直接與顧客聯繫,最少亦會進行多平台營銷。
對於品牌形像來說,這才是更好的選擇吧?
資料來源: 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