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Boris Lee】Telegram、柯達也計劃 ICO 集資,李小加、陳家強瞓醒了沒?
早前《蘋果日報》刊登了剛卸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的陳家強的專訪,訪問裡陳家強「你以為加密貨幣真的有上限嗎?」、「我張八達通仲方便過手機支付」的言論,其言論教本地金融科技初創愕然。
有做金融科技初創的朋友坦言,原來過去幾年香港由這樣一個缺乏創新視野的人掌管財經政策,難怪香港的金融科技大大落後於其他地區。其實個人觀點怎樣好小事,不喜歡加密貨幣、不喜歡手機支付,也只是個人喜好,沒什麼好或不好,但作為一個財金官員卻連基本事實都搞錯,又缺乏對新事物的適應能力,那政策能有多創新就可想而知。
數月前摩根大通行政總裁 Jamie Dimon 批評比特幣是騙局,但在日前他接受《Fox Bussiness》訪問時卻表示後悔曾作過這評論。雖然他仍表示不會投資加密貨幣,但他也承認了區塊鏈技術的價值,不過就繼續對 ICO 集資有所保留。
筆者不知陳家強和 Jamie Dimon 兩人之間誰比較厲害,不過在陳家強的專訪刊登後隔天,就傳出了 Jamie Dimon 認錯的新聞,不知是誰在打誰的臉。
筆者理解作為一個主管全港政財經政策的人,不可能不顧及穩定和安全,但決定政策應該建基在正確的事實資料之上,如果對科技理解都錯誤,那決策就很難擔保正確。筆者寧願陳家強說「自己不懂區塊鏈,所以避免香港涉足」,也勝過他說出連基本事實也不對的觀點。
走回頭路搞「同股不同權」、根本是落後形勢而不自知
區塊鏈技術被視為再一次革新互聯網的技術,一般網民也許未必感受到,但它為互聯網世界帶來一種去中心化、全自動的信心機制,這對很多做生意的人來說是極大的創新。以太坊的出現令智能合約能應用更多不同的層面,而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 ICO 集資更是為募資方式帶來很大變化。
早前加密通訊軟件 Telegram 就傳出計劃以 ICO 的方式集資,傳統相機菲林商柯達也計劃推出自己的 Kodak Coin 集資;另一邊廂,Dropbox 甚至計劃直接上市,繞過 IPO 的方式集資上市。
事實上,初創公司本來就不是喜歡按常理、行規、習慣等固有方式來做事,十家跑出的獨角獸,十家都在做「破壞性創新」。港交所李小加口說想改革,結果只是為「同股不同權」鋪路,就教很多對這有期望的初創公司大感失望。喂,人家都在搞 ICO 來集資了,你只是走回頭路搞「同股不同權」,根本是落後形勢而不自知。
早前由香港人發起的 LikeCoin 計劃,其 Early Believe Round 配售就成功籌集到 1200 枚以太幣(ETH),等值相當於 1,200 多萬港元。而由香港人黃何創辦的 MailTime 亦推出 Measurable Data Token(MDT),月前已正式開始發售。
另一邊廂就傳出,繼分拆「閱文」IPO 上市後,騰訊系的網上遊戲直播平台「鬥魚」亦計劃在港 IPO 上市,集資 3 至 4 億美元;而由騰訊分拆的騰訊音樂及微醫亦有傳會在香港 IPO 上市。到底香港的股票交易所,是讓創新的公司集資,還是做騰訊的「提款機」?你說呢?
#以上言論屬於作者意見,並不代表 Techapple.com 立場。
![]() |
作者簡介:Boris Lee ,資深科技新聞記者,在商業科技及初創企業新聞有十多年經驗,曾任職於 Unwire.pro、IT Pro、Hi-Tech Weekly 等科技傳媒。現為科技新聞專欄作家,並為初創企業提供專業媒體策略建議。個人專頁:BorisLee.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