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is Lee專欄見解

【名家專欄】【Boris Lee】初創世紀:電梯募投:𨋢裡一分鐘、𨋢外十年功

11月2日香港科技園公司在天際 100 舉辦了第二屆「電梯募投比賽」,458 隊來自 32 個國家或地區的創業團隊,經過遴選後入圍的最後一百強的隊伍,要在限時 60 秒內向投資者和評審推銷自己的團隊項目。最後來自香港的國泰光電脫穎而出成為冠軍,獨得 14 萬美元的投資及 2 萬美元的獎金。

港產團隊不輸外國、但語文和路演技巧需要改善

冠軍的國泰光電是香港浸會大學的科研出品,其藍鑽鍍膜技術標榜「地上最硬」,可應用到手機屏幕保護、相機鏡頭、穿戴式裝置、汽車擋風玻璃等領域。香港的大學科研商業化向來不足,國泰光電的成功證明本土技術並不失禮,反而需要更多商業模式來協助科研商品化。

香港擁有頂級大學和出色科研團隊,但科研項目往往缺乏商業策略而乏人問津。早前《信報》就訪問了被稱為「無線充電之父」的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及工程系講座教授許樹源,就慨嘆香港政府總是後知後覺,連 iPhone 8 也採用的無線技術卻只獲得數十萬港元經費,與南韓同類科研可獲 2 億韓圜資助相比,香港的科研成果陷入難以商品化的困境。

國泰光電的成功證明了港產科研也有競爭力,而且投資者也不會有偏見,反而怎樣在區區 60 秒內要證明自己的競爭力卻不容易。比賽不限國籍或產業,要與來自全球的團隊競爭,除了本身的產品、團隊、商業模式要出色,怎樣把握有限的時間、在沒有 Powerpoint 的輔助下來推銷自己更是關鍵。

別只一味推銷、更應強調能為投資者帶來什麼價值

在電梯募投比賽期間,媒體訪問了比賽首席評判、慧科資本董事總經理嚴震銘,他認為香港團隊較為著眼在本地市場的痛點,不像海外團隊有自身的商業網絡,看問題眼光也會較闊。不過他補充指這不代表外國團隊就較有優勢,反而能不能為投資者帶來好處才是重點。

在路演技巧上,他認為不少參賽者都一味介紹產品內容,反而少談團隊成員和商業模式,這可能錯過了表現自己優勢和與其他團隊差別的機會。不過他欣喜愈來愈多本地科研項目能商品化,相比去年比較多手機程式或共享經濟概念,今年就比較多元化,而且不再只是看消費者市場,也有針對特定行業的商業概念出場。

本身兼任教導科大 MBA 創業課的本地創業家容志偉,就觀察到有參賽者能用少於 30 秒就能喚起評審的興趣,亦有參賽者就算電梯到了第 100 層,也為未能讓評審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他認為不僅商業計劃重要,有沒有受過演說訓練,掌握只用 60 秒便能說明商業計劃和打動人心的能力更是關鍵。

他表示曾有兩位 MBA 學生在下課後向他展示草圖和簡陋的原型產品,他建議兩位學生多向外說明他們的創新構思,也要出席籌集資金和演說技巧的課堂。結果一年後,他們的團隊成為去年第一屆電梯募投比賽的冠軍。

𨋢裡一分鐘、𨋢外十年功

除了路演技巧要提高,語文能力也是一環。畢竟是國際團隊競逐,初創團隊在外語表達能力上就更需要加強。例如台灣團隊 Heart Security 團隊成功躋身決賽前十強,但在額外 3 分鐘的與投資人對答的機會,就因為英語表達能力、聽不懂評審的問題而錯失。

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遇到投資者的機會稍縱即逝,如果真心有意從這些募投比賽中獲取投資,就不能只花時間在業務上,更要比旁人更清楚自己生意的賣點、與對手的差異,甚至要提高演說技巧和加強訓練。有說所有創業者都應該是 Top Sales,道理莫過如此。

#以上言論屬於作者意見,並不代表 Techapple.com 立場。

作者簡介:Boris Lee ,資深科技新聞記者,在商業科技及初創企業新聞有十多年經驗,曾任職於 Unwire.pro、IT Pro、Hi-Tech Weekly 等科技傳媒。現為科技新聞專欄作家,並為初創企業提供專業媒體策略建議。個人專頁:BorisLee.hk

 

TechApple.com 編輯部

堅持製作專業科技內容,全員擁有多種不同技術知識的特異科技媒體團隊。 電郵:editor@techapple.com

× Whatsapp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