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言科技】 Netscape :曾經的瀏覽器霸主,是如何衰落的?
網頁瀏覽器相信大家都知道IE、Chrome、Firefox,但又有沒有聽過 Netscape 呢?研發Netscape 的網景通訊公司,曾經是一家美國的電腦服務公司,以其生產的同名網頁瀏覽器Netscape,市佔率曾高達75%,卻不敵微軟而被收購。
Netscape 市佔率曾高達75%,但….
1990年12月,世界上第一個瀏覽器 WorldWideWeb(後更名為 Nexus)由全球資訊網(www)發明者 Tim Berners-Lee 發佈,實現世界上第一次 HTTP 網際網路通訊。
而網景在1994年4月4日成立時,當時的名字為馬賽克通訊公司(Mosaic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第一個產品是網頁瀏覽器──Mosaic Netscape 0.9,發行於1994年10月13日。在發布的四個月內,已經佔據了全世界近 75% 的瀏覽器市場。
為了避免和NCSA的商標擁有權產生問題,這套程式後來改名為Netscape Navigator(中譯為「網景領航員」)公司並更名為「網景」
感受到威脅的微軟找上了 Spyglass,取得 Spyglass 公司的 Mosaic 瀏覽器的授權,並以「Internet Explorer」的名字登場。
微軟的優勝之處有兩個,第一是財力雄厚,Netscape瀏覽器市佔率雖然高,但公司的規模相對較小,總收入也不及微軟,而微軟更以自己公司的其他部門的收入,調配於開發Internet Explorer的資金中;第二是微軟把Internet Explorer與Windows捆綁銷售,縱使早期Internet Explorer的評價比Netscape差,但 Windows 壟斷了作業系統市場,令佔用率提高。
網景無法對抗微軟的「免費程式」策略,同時也因過度偏向「增加功能」政策面對越來越多對其產品程式錯誤的批抨,大眾對網景的印象漸趨負面,使得Netscape於1998年年底,被IE擊敗。
其後美國線上公司(American Online,AOL)在1998年的時候,以42億美元收購網景業務。IE開始統領瀏覽器市場,市佔率的最高峰達到2002年的96%,比Netscape的高峰還要高。
當然,微軟公司最終遭到起訴,它被控用非法壟斷手段來排擠網景公司的市場地位。
公開源代碼 成為Firefox的前身
美國線上公司收購網景業務後,由於 Netscape 6 的大失敗以及 Microsoft IE 瀏覽器的激烈競爭,Netscape Navigator 市場佔有率大幅萎縮,從而導致 Netscape 的利潤從前一年的5200萬美金大幅跳水到1200萬美金,之後 Netscape 再也沒有翻身。
在2003 年解散網景,其中大部分的工程師團隊被解雇。在那之後 Netscape 品牌仍被廣泛使用了近五年。直到美國線上宣布不再開發網景瀏覽器,他們停止網景所有安全更新及技術支援。
然而,網景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消失。
在被AOL收購不久之前,Netscape以開放原始碼的授權形式,把Communicator原始碼釋出,該新產品仍然使用 Mozilla 的名稱,透過把程式徹底重新編寫。Mozilla 社群決定放棄原有原始碼,開發出新一代 Geoko 排版引擎,作為新一代開源瀏覽器:「Phoenix」,也就是今日 Firefox 的前身。
資料來源: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