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微博無一悻免】中國全面封鎖敏感字眼、更改暱稱亦全面被禁
中共為了即將來臨的 19大,對國內言論進一步收緊,開始審查微信及微博上的內容,並封鎖任何相關敏感字詞,嚴重的有可能會被當局約談。
微信言論控制:封鎖敏感字眼 禁止更改暱稱
全國大會是每五年一次,是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政治首腦會議,包括中央黨政領導的選拔。這也是中國檢查員高度警惕的時候,特別是在線媒體。
下一次高峰會議是在十九日舉行的,預計持續一個星期。
在中共十九大召開前夕,這些大型互聯網企業,加之不久前,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簡稱網信辦)发出新要求,要求微信群等群聊的群主,負責規范群組網絡行為和信息发布,并要求互聯網平台認證群成員的真實身份信息。
微信在中國是最主要使用的社群軟體,除了有與一般社群軟體一樣的私訊、發貼文、照片共享、和位置定位等功能之外,甚至還有電子支付的功能,同時也是大多中國人獲取新聞資訊的管道,因此成為中國人最常使用的社群軟體。
除了針對微信用戶做出規管之外,中國網路管理局也祭出新規定,要求所有營運社群軟體的私人企業,不僅要徹底執行規定內所禁止的事項,更要隨時監督所有用戶的違規狀況,並及時向政府有關單位回報。
平時政府單位便將微信作為其主要審查的單位,而在面對19大將臨的政治敏感時期,北京當局的審查則更加嚴謹,個人的貼文與訊息中提及任何敏感的關鍵字,其帳號都可能立即遭到封鎖或監督,尤有甚者甚至將遭到北京當局登門「拜訪」。
此外,為了能更有效的控制微信上的輿論,北京當局甚至立下新法明令,在微信群組聊天中,每個聊天室的創建者必須對群組內所有成員的聊天內容負責。這導致群組創建者人人自危,紛紛向成員耳提面命「禁談內容」,甚至有創建者為省麻煩直接刪除群組。
除此之後,微信禁止用戶更改暱稱、個人資料照片或標語,直到10月底19大結束為止(也可能更久之後)。
公司長期以來已經對用戶進行了審查,阻止了具體的敏感詞語。
對中國民眾、以至身在海外的中國民眾而言,微信除了是通訊軟件,還是他們最主要的新聞資訊平台。只要管控微信上傳播的內容,就能有效地控制新聞傳播。
微博禁止用戶上傳照片
不幸的是,微信並不是唯一一個被要求收緊言論的網路平台。新浪微博亦被加強限制。
微博在6月份和上個月在天安門廣場大屠殺週年紀念日阻止了用戶的照片上傳,為用戶提供了驗證身份的最後期限。這是一個關鍵策略,可以幫助政府阻止用戶直接對其內容負責,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匿名內容」一般在中國互聯網上被禁止。
其他受屏蔽的海外軟件
北京當局為了擴大網路輿論的掌控範圍,亦下令有關部門封鎖所有VPN及要求蘋果公司(Apple)下架其所有應用程式商店中的VPN商品,否則將禁止蘋果在其境內發展。
一些海外軟件,如通訊軟件WhatsApp、Facebook等,都因為VPN的下架而無法使用。
連Airbnb 亦受到即將到來的大會的影響,在10月份取消了北京的房間。
資料來源: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