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變今期焦點專題與活動

【果言科技】覺得 $999 美金的 iPhone X 賺很大?來談談大家忽略了的隱藏成本

Apple 發佈會已經過了接近一星期,定價最高 $999 美金的 iPhone X ($256)GB 仍然是大眾談論的對像,媒體都集中在它的定價方面接近(甚至超過)一部中階筆電,然而大家忘記了 iPhone 不是憑空變出來的,就像之前我們提到 iPhone 7 也有你想不到的隱藏成本

無論你覺得 iPhone X 是否物有所值,這篇文章都值得你參考。

一.首先來談談零件成本吧!每台 iPhone X 都差不多「奉獻」10% 給 Samsung

先來談談大家最喜歡的:iPhone X 成本,總有人認為 iPhone 的零件不過是機價一半(甚至一半不到),Apple 每年都賺很大,而在發佈後三天,已經有人外流 iPhone 的每個零件成本。從圖表可見一台 256GB 的 iPhone X 零件成本為 $412.75 美金,大約佔機價 $1,149的 35% 。

成本當中最貴的是 Samsung 提供的 5.8 吋 OLED 屏幕,要價 $80 美金,其次機身外框與雙曲面玻璃 (共 $53 美金),再來就是 256GB NAND 記憶體 ($45 美金),如果留意供應商的話,會發現每台 iPhone X 都有 $104 美金的成本是來自 Samsung ,所以每賣一台手機都為他們賺了近 1/10 的 iPhone X 機價,這應該是不少人意料之外吧?

我們留意到這年的 iPhone X 零件方面比起 iPhone 7 (約 $224 美金、iPhone 6s (約 $187 美金)貴上一倍,主要是 OLED 、機身設計並不便宜,NAND 計算 256GB 也是一個重要的成本吧,在手機市場上這也算是數一數二昂貴的量產手機(當然不能計算限量版、採用高級材質如鑽石打造的手機款式)

至於 iPhone 8 / iPhone 8 Plus 仍未有完整的零件成本資料,看來大家都把目光放在最貴的型號身上了。

二.看看「零件成本」/機價比:iPhone X 真的貴嗎?

看過上面,大家也許這樣分析:「iPhone X 的零件不過是機價的 41% 左右,Apple 還有 59% 可以賺啊。」我們來看看這是否一個合理的數字,PhoneArena 列舉了 Samsung Galaxy S8 與上兩代 iPhone 的零件估值與零售價。

我們來做一個簡單計算吧:

Samsung Galaxy S8 零件估算為 $307 美金 / 定價約 $730 美金,也就是他們零件/定價為 42% ,這比 iPhone X 稍高幾 % ,而 iPhone 7 零件成本為 $224.8 美金,定價為 $649 美金,零件只佔定價的 34% ,再看前年的 iPhone 6s 零件為成本的 28% ,真的要說「賺很大」,應該是大家對 Apple 的刻板印象吧?

三.考慮到新技術投入的成本與零件損耗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談到開發成本、零件損耗 ,同時新生產線的成本亦為不少人所忽視。

例如今年 iPhone X 採用 FaceID ,差不多是把 Xbox 的 Kinectt 縮小到手機應用,這也是 Apple 首次採用曲面全屏手機,這兩條全新的生產線將面對以往未有過的困難,良率亦預計會相對地低,而且這是較昂貴的一個部份(參照上表),絕對是大家不會知(廠方也難以預計)的隱藏成本。

至於技術開發,本年 iPhone X 的 FaceID 採用與別不同的人面感測,並非單純以 2D 圖像而是以 3D 掃瞄作標準,聽起來簡單,可真是手機上面首次做到相同功能,同時今年他們自主研發 GPU也是一筆不少的開銷。

四.組裝

上面的是純零件成本,仍然未計算組裝成本,這方面的數字是大家不曾知道的。

誰會清楚?也許 Tim Cook 吧!

五.行銷與零售

Apple 的影片廣告、每一家 Apple Store 的營運,他們付費給 Google 的付費廣告,全部都是行銷、零售方面的成本,再仔細計算的話物流、存倉以至他們自家網站營運的成本也應該計算在內,在我們線上下單購買 iPhone 認為很方便的時侯,大家有留意到這是需要伺服器支援的嗎?更不用說在開賣一刻的異常流量了。

這方面會因應規模經濟而減少在每部 iPhone 上的成本,可是對於品牌來說是無可避免的支出。

TechApple : 在評論定價之前 先考慮事實好嗎?

編輯當然明白第一印象如何影響觀感,而 iPhone X  $999 美金的定價沒錯是給人「很貴」的印象,然而在零件成本去看,它大幅增加了 $200 美金,而零本/機價比起 iPhone 7 甚至 iPhone 6s 來得更高,要評論 Apple 定價太高之前,也許應該先看看更多數字。事實上,手機行銷有很多我們看不見的隱藏成本,憑著單方面提供的數字去看,很容易會得到某款手機/電子產品很貴/很划算的結論,但對於消費判斷並無助益。

舉個實際例子吧,編輯正在用的 Macbook 12 吋比起 Macbook Air 或是其他 Windows 筆電也要貴,效能也並非頂級,而那個蝴蝶鍵盤更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到的,但它的確幫助我完成不少 TechApple 的文章/影片,最少我沒有覺得買錯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單方面去批評產品的價錢,有時是忽略了個人需要。

客觀來說,iPhone X 價錢真的昂貴,也並非每個人能負擔得起,可 Apple 今年推出很寬廣的產品線,你也可以考慮被稱為「 iPhone 中的 Honda Civic 」的款式- iPhone SE 。

引用來源:PhoneArenaGSMArena

TechApple.com 編輯部

堅持製作專業科技內容,全員擁有多種不同技術知識的特異科技媒體團隊。 電郵:editor@techapple.com

× Whatsapp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