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在發佈會上說 Apple Watch「擊敗」Rolex 與 Omega 了,實際上數字是怎樣的?
有收看 Apple 兩日前的發佈會應該記得一幕,Tim Cook 提到他們旗下的 Apple Watch 在首次擊敗 Rolex ,成為世界上第一大手錶品牌,這個比較聽起來有點怪怪的,就好像用 Moleskine 紙本筆記本和 Macbook 比較一樣…
好吧,他們在營收上是贏過 Rolex 了,但仔細思考數字,他們「贏」了什麼?
Apple 數字上贏過了 Rolex 與 Omega 了-至少在收入上
Apple 在發佈會上提到他們在收入上成為了全球第一的手錶品牌,我們不懷疑 Apple Watch 在銷量上面勝過 Rolex 等貴價品牌(就像小米手環也賣很多一樣),但令人驚訝的是那 Rolex 、Omega 在賺錢能力方面竟然不及 Apple 的一個部門吧。
我們認真去想這件事,也認真的去考慮一下市場: Apple Watch 最便宜一隻不到 $3,000 港幣,而 Rolex 入門價是幾萬塊港元,那麼 Apple Watch 的入手門相對低很多,同時擁有 Rolex 的人有機會多買一隻 Apple Watch (因為兩者性質不一樣,SmartWatch 有科技產品的價值),而 Apple Watch 用家購入 Rolex 就是以品牌、個人身份象徵作考量,而兩者都已經遠超於「時計」這個考量。
實際上亦有很多人放棄戴手錶(例如我們手汗較多的編輯 E),看時間是利用手機,所以傳統手錶對於部份人來說必要性是下降的,但 Apple Watch 不同,它可以接收通知,可以進行運動偵測,這也是不少人入手的原因。
把他們放在同一個標準是有點不公平的,即使如此我們也比一比他們實際的營收。
根據之前的統計數字, Apple Watch 在去年達到 $60 億美金的營收,這大約是 $468 億港幣;而 Rolex 在 2015 年的營收大約是 $45 億美金(約 $351 億港幣),這樣看數字是很強大的,因為 Apple Watch 雖然推出不同的大小與錶帶,但少量型號可以勝過整個產品線也是很厲害的一點。
但如果考慮單價的話,Rolex 產品線的平均大約是 $8,000 美金(約 $63,000 港幣),代表他們的整體營收是基於大約 50 萬隻以下的手錶,如果用 50 萬這個數字與 Fitbit 、Samsung Gear 系列甚至小米手環等等穿戴式裝置去比,他們出貨的量真的少得怕,同時他們可以銷售的渠道肯定會比 Apple Watch 等智能手錶來得少,這也是維持他們高貴品牌的一種態度,在這例子上比較銷量是沒意思的。
我們再想想,老一代的手錶標榜的就是「耐用」、「可以用一輩子」的機械手錶,現時有些 60 、70 年代的古董 Rolex 仍然可以運作,而智能產品的壽命和產品周期都比較短,亦相對需要剌激消費,說他們營收超越 Rolex 、Omega 就是「擊敗」這兩個品牌,也許並非一個恰當的形容。
事實上兩個南轅北轍的品牌、產品要這樣拿來比,本身就不是一件聰明的事。你說 Apple Watch 打敗了傳統的手錶業,倒不如說 Apple iPhone 已經「擊敗」了傳統的郵政、通訊服務?相信也不會有人同意這說法。對於大眾來說也許不要緊,Tim Cook 滿足就好。
引用來源:TechCru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