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 Facebook 上盡是四類人:你又是哪一種?
我們每日都會上 Facebook (甚至你是從 Facebook 點進這篇文章),然而你是哪一類人呢?對,原來 Facebook 客群也可以分享,從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楊百翰大學)進行的一個研究中,他們指出 Facebook 用主要分成四類,大家來看看是否合符現實吧!
大學研究把 Facebook 用家分四類:你是哪一種人?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楊百翰大學)最近進行了一個調查,從 47 名 18 至 32 歲的受訪中得到一個結論, Facebook 的用家主要是分為四類。調查的過程中他們需要回答 48 個問題,去肯定/否定一些句子例如:「 Facebook 令我感到不安」或者「 Facebook 是我和家人分享愛的一個平台」等等。
以下是四種主要 Facebook 族群:
Relationship builders (關系建造者)
這一類人在 Facebook 的主要原因是與朋友與家人建立關系,如果最貼切的例子就是…你有在玩 Facebook 的媽媽吧。這是他們現實生活的一個延伸,所以他們並不認為這是一個虛擬的社區,所以他們會將所有最真實的想法、感覺、故事在上面分享。
另外,這一類人很喜歡分享感人、令人治療的一些影片,亦會喜歡分享一些「語錄式」圖片(少不免還有長輩圖),而他們接近對 Facebook News Feed 每一個 Post 都會有回應或是讚好,對於他們來說這是生活的一種習慣。
Window shoppers (CD-ROM)
Windows Shoppers 我們會譯作旁觀者,他們並不是真的喜歡使用社交網絡,他們只是認為 Facebook 是一種無可許免的東西,所以他們「被迫著」使用它。對於他們來說,極少的發文、更新 Profile Picture 、與別人交流是正常的行為,如果以香港哩語來說的話,他們就是 CD-ROM (唯讀的意思)。
根據其中一位研究者 Clark Callahan 的說法,這一群人是希望看看身邊的人發生什麼事而已。如果你單純希望從 Facebook 看到別人的狀態、他們在發生什麼事,或是他們是利用 Facebook 作為一個最基本被人找到的地方,你就真是 CD-ROM 了。
Town criers (新聞公佈者)
Town Cries 指一些人在 Facebook 很少分享自己的事情,反而是不斷分享新聞,或是告訴別人世界在發生什麼事,他們並非不活躍份子,但他們也許兩、三年沒有換過 Profile Picture ,然而每日在分享大量資訊,就是這類人了。
雖然這類人很少在 Facebook 上與朋友、家人溝通,但不代表他們是孤獨的一群,相反他們認為 Facebook 的重要性不是社交,而是資訊的傳播。他們會選擇打電話給親友去聊天,而不是發出一些 Gif 或是貼圖/留言而已。
Selfies(自拍者)
這類不需要解釋了吧?每日都在自拍,刷存在感,希望有留言、贊好或者分享的人,就正正符合「自拍者」的特性。他們與 Relationship builders 的分別是他們會沉迷於一些較為疏離的關系,而他們這樣造是把 Facebook 當成一本個人雜誌,打造自己的型像,事實上他們在 Instagram 亦同樣活躍。
如果你視「贊」如命,甚至當作一種認同的話,你可能就是這種人。
不知道你認為自己是否上面其中一種人呢?現時社交網站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而我們如何去使用它,如何去看待自己的角度是相當重要的,最少我們要有認知,自己在平台上正在做什麼吧!
引用來源:The Next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