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 700 萬台幣的 pay.taipei 爆發資安災難:無 https 、明文傳密碼
對於新科技來說電子支付 (e-Payment) 絕對是一個大課題,也是各大科技公司的必爭之地。而各地政府都在研究更好的支付方式,例如於愛莎尼亞就可以網上支付大部份費用,挪威、丹麥亦開始試行「去現金」的計劃,能夠接受電子支付可以減省太多麻煩,自然受到歡迎,但也必須考慮到網絡安全性。
台灣最新的智慧支付平台 pay.taipei 在 6 月 28 上線,但極速下架,原因是他們犯了資訊安全不可以犯的錯誤!
台北政府支付平台沒使用 https 連線:這也太誇張了吧
作為一個預算 700 萬台幣去打造的線上支付平台,台灣政府推出的 pay.taipei 上線後極速被下架,原因是被 Gandi.net 亞洲區總經理 Thomas Kuiper 發現他們犯了一個線上支付平台/電商不可以犯的錯誤-他們的連線並沒有採用 https 加密協定,而是採用普通的 http。
也許大家不明白這有什麼影響,https 協定是利用 SSL 加密,令到資料能夠安全、完整的傳輸出去。簡單來說它的原理是在傳輸方利用金鑰加密,而接收方需要相應的金鑰解密,即使中間利用某些方式欄截資訊都無法得知內容,它的巧妙之處是涉及第三方認證:金鑰並非由傳輸方直接發出,而是需要憑證頒發機構(CA)發出數碼憑證,加強安全性。
這是電子商貿的基本要素,畢竟這涉及個人私隱、信用卡資訊等等的敏感資料。

明文傳輸密碼 截下資料不需要解碼
另一個他們犯下的資安錯誤就是利用明文傳輸 json ,他們並沒有把用戶的個人資料加密才傳輸出去,假設有人在中間截下了資料,完全省卻了解碼的程序,就可以把用戶的帳戶與密碼即時拿來使用,這也是相當不得了的一個錯誤。
在沒有設置保密的情況下,需要確認傳輸過程 100% 安全才不致洩密,這明顯的在現實社會不可行,換句話說這是相當危險的做法!
在今年 2 月的發佈會中,台北市政府提出 pay.taipei 結合多個不同的支付業者,當中包括玉山銀行、Game Pay 、歐付寶、台灣支付、愛貝錢包等等,在事件爆發之後立刻把 App 下架,而政府亦提到需要加強安全性方面。
政府有心打造支付平台是一件好事,但這亦是對資安人員的一個考驗,接下來台灣的 pay.taipei 會如何發展?我們的確需要多加留意。
引用來源: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