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打造「史上最差產品」團隊開發的「翻譯神器」Logbar ili,你敢入手嗎?
這幾天在網上最熱鬧的話題應該就是號稱「翻譯神器」的 ili 終於開賣,早鳥價為 $189 美金 (約 $1,479 港幣)加限定免運費,大家都在討論是否應該預早入手一台,方便外遊時使用。TechApple 的編輯們當然也有興趣,但當回想起 Logbar 的上一個產品 — 被外國媒體評為「史上最差產品」的 Ring,實在令人信心全失。
真的那麼誇張嗎?對這款產品有興趣的朋友,真的應該回顧下他們的智能戒指 Ring 。
被棒為「翻譯神器」的 ili 開賣:仔細想還是限制滿多的
在網上被瘋傳的「翻譯神器」 ili 與 Google Translate 等翻譯 Apps 不同之處就是它可以完全離線使用,只需要按一下就能在 0.2 秒內把語句直接翻譯,它暫時推出五個版本,包括英文翻譯西班牙文、英文翻譯日文、英文翻譯中文;中文翻譯英文以及中文翻譯日文,在 6 月 30 日前可以預訂,早鳥定價為 $189 美金(約 $1,400 港幣),它可以與電腦連線加入更多語言,並預計於 2017 年 10 月出貨。
但實際上官方亦指出相當多的限制,例如它只針對「旅行會話」,對於商務、醫療、非旅行會話完全幫不上忙;同時亦建議用家用簡單的語句,似乎它沒有翻譯複句的能力;同時測試過的媒體提到因為不是採用指向性麥克風,在嘈雜的環境下會有語音辨認的問題,音量亦不能調校,實際用起來還是有一些問題。
我們會關心翻譯的準確性,故此在 Google Translate 中會見到語音辨識的原文與翻譯,但在沒有屏幕的 ili 中只能靠一個按鈕去聽聽機器辨認到的語意原文,同時它只能做到單向翻譯(雖然官方指將來會補完雙向翻譯),這也是準買家預想到的一些缺點。
對了,它的資料庫暫時亦不支援 Mac ,只能以 Windows 10 去更新。
而實際上令我們最擔心的,即使官方舉行了多場發佈會,仍然未有人拿它應用於旅行當中,我們無法清楚它的限制到底有多大。
下一頁我們回顧 Logbar 被稱為「史上最失敗產品」的 Ring。
當年智能指環 Ring 的展示影片也很棒:出貨後被評為「史上最差產品」
即使有種種隱憂,但無可否認的 ili 真的賣得相當不錯,早鳥的 10000 隻至截稿已經剩不下到 2000 隻了,以 $189 美金這個價位和 2017 年底出貨兩個條件來看,它的受歡迎程度不下於一些熱門的 Kickstarter 產品。
談到 Kickstarter ,我們也要談一下 2014 年 Logbar 在 Kickstarter 眾籌的一款智能介指 Ring by Logbar ,先給大家看的他們的展示影片:
在影片中我們見到可以利用手勢操作家電、手機,輸入文字,把手勢當作任何一種快捷鍵,令你的生活像是有「原力」加持一樣,即使它的早鳥價達 $145 美金,亦有超過 5,100 個 Backers 支持,共得到 88 萬美金的支持額,但出貨之後評價如何呢?可以參考下面的影片。
沒錯,snazzy labs 把它評為史上最差產品,其中包括體績與預期有落差,嚴重影響手指正常操作,手勢辨識能力只有約 5% 準確率,在影片最終甚至說它是「史上最不方便,沒有用的硬件」,查看他們的 Kickstarter 頁面 ,會發現有大量 Backers 提到 Logbar 根本沒有發貨……
看到這些問題,你還敢入手 Logbar 的 ili 嗎?
TechApple 編輯部:多反思「新科技」背後的原理
毫無疑問,Logbar ili 在社交媒體行銷反應相當好,配合媒體把他們的使用影片傳播出去,令這個「翻譯神器」吸引全世界人的眼球。但大家又有沒有想過:「看起來如此厲害的產品,為什麼 Google 這樣大企業沒有做出來呢?」、再深入一點「它背後運作的原理又是什麼呢?」、「市場上有沒有類似的產品呢?」、「它的痛點會是什麼呢?」。
從官方展示影片中看到的東西總是美好的,就像無數 Kickstarter 頁面或是廣告所見一樣,而直接取信於他們而不作個人批判是相當危險的,這也是 TechApple 喜歡多談科技基礎原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