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焦點專題與活動

【果言科技】什麼是動圈耳機?談談技術優缺和一些誤解

你知道自己在聽的耳機採用什麼原理發聲嗎?大家也許在網上看到不少關於「動圈」、「動鐵」的討論,縱然他們各有優缺,亦有一些支持者,但大家又深入了解這種音響技術背後的原理嗎?這次 TechApple 的【果言科技】想跟大家談談「動圈」耳機。

動圈原理:磁力、振膜與聲音

要談動圈的發聲原理,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聲音。

簡單來說,聲波是空氣振動透過某些介質(例如空氣、水)而被我們感知,而的我們從耳機聽到的音樂,是利用某些方法把空氣振動的頻率再現,而動圈就利用磁鐵線圈與振膜達到這個效果。我們的音源(播放機輸出)輸出電流控制線圈的活動,從而使振膜「活動」,具體來說這是不斷伸展與收縮。

會影響動圈耳機的因素除了磁鐵線圈的精細程度,振膜的材質、形狀對單元的聲音至為重要,同時振膜因為具備彈性,在長期使用下彈性將會稍為不同,故此有「煲機」(把新買回來的耳機先播幾十小時,微妙的令振膜「變舊」)這個做法。

它的設計如下圖:

大家是否覺得跟家中的喇叭相當接近呢?沒錯,動圈採用的發聲原理和喇叭是同出一轍:利用線圈驅動振膜重現聲音。這種技術可以追溯早至 1861 年, Johann Philipp Reis 把喇叭裝上電話,然後經過超過 150 的發展,發聲原理和技術都已經相當成熟,亦很久沒有出現大變化,而改進主要是開發更高密度的永磁鐵,以及尋找更理想的振膜材質及設計。

常見誤解:動圈 IEM =平價耳機

如果留意耳機市場,會發現入門級的耳機多數使用動圈設計,所以常有一個誤解認為動圈 IEM 就是平價品。正如上文所述,動圈的技術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相對之下造價亦比較相宜,故此一些百元價位的耳機都採用這個設計,但在動鐵技術不斷發展之下,成本亦相對下降,現在已經不難找到 $200 左右的動圈單元耳機了。

事實上 Sennheniser 一直推出高檔次的動圈耳機,其中以發燒級的 ie800 為他們的招牌 IEM ,過去亦推出 ie8 、ie80 等高階產品;在推出圈鐵耳機系列之前, Sony 的 MDR-EX1000 也是大單元動圈耳機的一個經典,Radius 、JVC 亦推出不少獨特的動圈耳機,雖然它們在價位方面的確難以與動鐵耳機/圈鐵混合耳機比肩,但在音樂表現上並不代表它們不如更貴的耳機。

下一頁我們再談談動圈的優缺點,和一些常見的誤解。

TechApple.com 編輯部

堅持製作專業科技內容,全員擁有多種不同技術知識的特異科技媒體團隊。 電郵:editor@techapple.com

× Whatsapp聯絡